八師一二一團第一代軍墾戰(zhàn)士王德明的軍大衣。這件大衣是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國家一級革命文物(資料圖片)。 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 提供
在七師胡楊河市文化館,新疆北方建設集團三利公司的黨員們聆聽革命故事,感受軍墾文化(資料圖片)。
兵團人鑄就的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chuàng)業(yè)、開拓進取”為主要內(nèi)涵的兵團精神,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橋梁。作為兵團精神的重要載體,兵團現(xiàn)有各級各類博物館、紀念館81座。在兵團,每一座博物館,都是展現(xiàn)兵團精神的豐碑。近年來,兵團博物館事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陳列展覽水平不斷提高,講解服務質(zhì)量不斷提升……博物館已逐漸成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火熱“紅色陣地”,成為兵團精神世代傳承的重要載體。
建設中的四師可克達拉市軍墾博物館(資料圖片)。該博物館是可克達拉市重點在建項目,總投資約1.2億元,
博物館設計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
從“留下來”到“活起來”如何在更好保護文物的同時,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
去年,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向觀眾全新開放。該博物館花費了1年多時間,開拓創(chuàng)新、改陳升級,將新技術新理念融進博物館的展覽和文化推廣中。
氣勢磅礴的主題雕塑“當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長47米、高12米的半景畫《屯墾戍邊》,聲光電結合反映軍墾戰(zhàn)士開荒造田、興修水利的場景,復原戈壁灘上的地窩子,播放兵團勞模代表事跡、視頻……文物“動”起來了,歷史場景變得有“聲”有“色”,不同種類的實物模型栩栩如生,前來參觀的觀眾不禁驚嘆:“歷史原來還能這樣生動”。
該博物館副館長蔡曉川介紹,改陳升級后的展覽按照歷史編年體與專題相輔相成的陳列體系,以大力弘揚兵團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構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目標進行內(nèi)容策劃,通過1500余幅圖片、1400多件(套)文物實物、23個多媒體顯示屏、6個觸摸互動屏、17個場景、10余幅油畫,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展現(xiàn)一代代兵團人在開發(fā)建設新疆、增進民族團結、推動社會進步、鞏固西北邊防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
“改陳升級后的展覽突破了過去‘照片+文字’的傳統(tǒng)平面化設計,通過文物、藝術品、燈光、多媒體等多種媒介技術的組合應用,形成極具視覺沖擊力的內(nèi)容和形式設計,讓游客沉浸式參觀體驗兵團艱難與輝煌的發(fā)展歷程,增強了感染力和實效性,讓博物館真正成為傳承兵團精神的紅色講臺。”該博物館業(yè)務科科長張紅彥說。
不僅要讓觀眾親近歷史、感受歷史,同時還要讓觀眾在博物館享受到舒心、周到、熱情的服務,良好的觀展環(huán)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六師五家渠市將軍紀念館為參觀者提供免費講解、接待服務,應用智能語音講解系統(tǒng),著力提升服務質(zhì)量;節(jié)假日期間保障免費開放時長,設立志愿服務崗,提供免費飲用水、老花鏡、輪椅等公共便民服務用品和設施,為觀眾營造溫馨舒適的參觀環(huán)境。
據(jù)統(tǒng)計,2022年前11個月,六師五家渠市將軍紀念館接待參觀人數(shù)14萬人次,講解接待2200余批次。
六師五家渠市將軍紀念館內(nèi)的“軍墾魂”主題雕塑(資料圖片)。
從“講出來”到“講入心”“作為一名講解員,必須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zhì)、高度的政治覺悟、較高的理論素養(yǎng)和充分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能力,才能承擔起傳播紅色文化的重任。”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宣傳教育科副科長、講解員顧晨葉說,“要通過我們的講解,把理想信念的種子播撒到每一位觀眾心中。”
作為“兵三代”,2007年大學畢業(yè)的顧晨葉懷著對兵團的熱愛,來到了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從事講解員的工作。在近15年的工作中,顧晨葉一直奔忙在兵團精神宣傳第一線。
“要講好兵團故事,先要吃透博物館里的內(nèi)容。”顧晨葉說,通過深入學習兵團歷史,查閱觀看大量史料和紀錄片,她對兵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快地進入了工作角色。
在每次講解前,顧晨葉都要對接待的觀眾做全方位的了解:他們從哪里來,興趣愛好是什么,此次參觀的目的是什么……
“要足夠了解參觀者,才能更好地為他們服務。”顧晨葉說。
這種以參觀者為中心的敬業(yè)態(tài)度,讓顧晨葉的講解更有針對性和親和力,因此受到許多參觀者的好評。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和兵團期間,來到八師石河子市參觀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憑借出色的專業(yè)素養(yǎng),顧晨葉被選中擔任講解員。
一身整潔利落的制服,雙手交疊放在身前,面帶微笑……12月9日,七師胡楊河市文化館講解員唐艷正在進行一場特別的講解,講解對象不是普通觀眾,而是文化館里的全體同事。
為進一步提高講解員綜合素質(zhì),提升七師胡楊河市文旅窗口形象,近年來,胡楊河市文化館推行講解員末位淘汰制度,對館內(nèi)所有講解員定期進行講解評比和考試考核。
“說不緊張是假的,有沒有用心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唐艷說。
“使自身也成為一道風景,讓講解更具吸引力”,胡楊河市文化館負責人王宇表示,除了扎實的理論知識儲備,紅色講解員還應特別注重專業(yè)技能的提升,包括聲音和語言的運用、講解禮儀規(guī)范、應急處理等,把聲樂、臺詞、形體、表演調(diào)整到最佳狀態(tài)。
“我們將進一步加大講解員業(yè)務培訓力度,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原則,選樹金牌講解員,在打造講解員品牌隊伍上加大力度,讓這支隊伍通過走基層、進景區(qū)、駐展館進行講解,傳播兵團紅色文化,傳承兵團精神,為推動兵團文旅事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提供助力。”王宇說。
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外部圖(資料圖片)。 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 提供
從“人未識”到“走出去”博物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陣地。今年以來,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文物局)進一步加強與規(guī)范博物館的建設管理工作,組織各級博物館開展創(chuàng)優(yōu)活動,讓展示在博物館里的文物“活”起來、“火”起來。
“博物館不僅是中國革命文物保存和記錄的場所,也是傳承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的重要‘橋梁’。這就需要博物館將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連接起來,將偉大進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連接起來。”一師阿拉爾市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館長、黨支部書記甯偉表示,推動博物館進團場、進連隊,讓革命文物走出“象牙塔”,更好地和職工群眾進行近距離、深層次、多角度的良性互動,不斷鞏固各族職工群眾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
近年來,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文化宣傳教育活動,持續(xù)開展“流動紀念館”紅色文化下基層、進軍營、進校園外宣活動,讓市民更加了解博物館;堅持以研帶學,積極開展針對青少年的研學旅行活動;創(chuàng)新宣教形式,充分利用抖音、微信公眾號等網(wǎng)絡平臺,擴大宣傳范圍、提高影響力。今年截至11月底,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累計接待游客400余萬人次。
在七師一二六團,“戈壁母親”已成為當?shù)匚幕囊粡堥W亮“名片”。
近年來,一二六團深挖“戈壁母親”文化內(nèi)涵,投入1.2億元精心打造,建成了以“六館兩場兩中心+一園一居”為載體的戈壁母親紅色教育基地。該基地各場館大力弘揚兵團精神,挖掘軍墾事跡,收集軍墾老物件,創(chuàng)作軍墾主題雕塑,打造軍墾題材書畫苑,塑造軍墾實景,展示軍墾生活原貌,年均接待游客超過10萬人次。
如今,一二六團戈壁母親紅色教育基地被打造成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紅色文化示范區(qū)、兵團“全域旅游”示范創(chuàng)建團場、特色名團名鎮(zhèn)、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來到這里,走近“戈壁母親”,感悟兵團精神。
版權聲明: 該文章出處來源非本站,目的在于傳播,如需轉(zhuǎn)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lián)系,如產(chǎn)生任何問題與本站無關;凡本文章所發(fā)布的圖片、視頻等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與研究,如果侵權,請?zhí)峁┌鏅嘧C明,以便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