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艱難,為何還要堅持在縣城辦一座
紅色博物館呢?
人的一生,猶如一座博物館。
每日清晨,滿頭銀發(fā)的李東海都會早早起床,給門口的盆栽剪剪枝,整理下柜臺陳設的藏品,打掃下室內的衛(wèi)生……一切準備停當,老人便在昏暗中等待著第一批參觀者的到來,繼而在等待中回味著自己過往的時光。
“平時沒人來,我們就不開燈,省點電費。”
走進河南省西平縣老干部局家屬院,穿過一條幽靜小巷,小巷盡頭“復興博物館”的標志便映入眼簾。轉身,來到一棟普普通通的五層居民樓前,這便是在當?shù)仡H具盛名的西平縣復興博物館。
兩扇紅色的鋼框大門外,是沾著水珠、翠綠欲滴的花花草草,而門內卻是別有洞天。見有人,復興博物館館長李東海連忙打開大門,轉身打開了屋里的燈。剎那間,原本昏暗的屋內頓時明亮起來。
李東海一邊招呼人進屋,一邊解釋:“平時沒人來,我們就不開燈,省點電費。”
進門就見到兩座毛澤東雕像矗立在一旁,往里走,只見一輛實木雕刻的蓮花輪馬車在大廳格外醒目。“這是1969年的毛主席等身像,那是毛主席轉戰(zhàn)陜北時曾乘坐過的馬車……”李東海輕聲細語地講解著每一件紅色文物的淵源。
扶著簡易的不銹鋼扶手,踩著水泥臺階拾級而上,跟著老人略顯蹣跚的步伐,耳畔傳來老人如數(shù)家珍般的細語:陜甘寧邊區(qū)打土豪分田地的房產證、抗日戰(zhàn)爭中繳獲的日寇軍刀、淮海戰(zhàn)役中的支前小推車、新中國成立后的偉人雕塑與畫像……墻上一張挨一張掛滿了字畫,展柜上鋪滿了各式展品,有些地方的展品因為太多而摞在了一起。甚至在一個小屋里,各式書籍、雜志堆在一起像座小山,連捆書的布帶都未解開。
“因為空間有限,展館常年展出的文物不足萬件,更多的藏品都在閑置的房間堆著。”李東海眼簾微垂遺憾地說道。
博物館一樓的一側,是李東海和家人居住的房間。走進去一看,只見從臥室到樓梯再到閑置的房間,成摞地堆放著以舊報刊、舊書為主的眾多收藏品。“北京兒子的家中還有四個頂?shù)教旎ò宓臅?,都裝滿了,估計有一萬多份。”李東海說。
而這還只是李東海運營博物館面臨的諸多挑戰(zhàn)之一。
“難??!當初沒想到運營一個博物館這么困難。”李東海整理著一番走動后稍微凌亂的頭發(fā)說道,“博物館開館起就一直免費,這些年全靠我和愛人的工資維護著。”
李東海和愛人楊玉蓮兩人每年退休金有8萬多元,光維護博物館運營就要花去7萬多元。所以博物館平時只要沒人來,老人就很少開燈。而當初新建眼下這棟五層小樓花了一百多萬元,還是李東海賣了一些明清字畫做補貼。而賣字畫買紅色收藏品,也成了李東海持續(xù)收藏紅色文物的一種方式。
除了資金匱乏,文物的日常維護也存在諸多困難。李東海每周都會將五層小樓全部打掃一遍,平時有空時也常為藏品拂塵,但是更多的維護,就無力進行了。“現(xiàn)在光靠我個人運營還是艱難的。我今年72歲了,愛人年紀也大了,平時還得照顧100多歲的岳母。我也想好好維護這些文物,奈何力有不逮啊。”李東海表示。
另外,很多文物要求收藏環(huán)境保持恒溫恒濕,為此,李東海專門購入4臺立式空調,主要在夏天進行室內降溫,冬天則到三九天的時候再開。“著實是電費太貴,4臺空調晝夜不停工作,每月僅電費就要千元左右。”李東海說道,即使這樣也僅能將溫度維持在27℃上下,不僅無法針對不同類型藏品給出更多溫度條件,也無力保證環(huán)境恒濕。
談及自己的藏品,李東海滿臉自豪,但個中酸楚只有自己知道。在尋找文物過程中,由于缺乏專業(yè)鑒定人員支持,李東海只能憑個人知識積累和熏陶進行鑒定,時不時也會買到贗品。“有時買的時候覺得是真的,帶回家再仔細瞧瞧,才感覺不對勁。眼力不狠,藏品不真,這就是‘打眼’了。為這我也是交了不少學費的。”李東海臉盤微紅道。
“藏有金飯碗,卻沒飯吃。”李東海輕輕收拾著散落一地的書籍道,“守著這一屋子的文物,卻不能讓更多的文物與大家見面,也不能更好地維護它們,但我真的盡力了。”
“那么如此艱難,為何還要堅持在縣城辦一座紅色博物館呢?”
聽到記者的疑問,李東海凝神思考了下,便娓娓道來他和他的博物館的故事。
今天的生活,就是明天的歷史
“歷史故事或許聽聽便忘記了,但是你親眼看到、親身感受或許就難以忘卻了。”談及興辦博物館的初心時,李東海如此說道,“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者,是前人留給我們的第一手資料。我就想把這些紅色資料留存起來,以后讓我們的子子孫孫能夠看到紅色資料,能夠學習紅色文化,進而能夠傳承紅色思想。在我看來,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從小的家庭教育和耳濡目染,在李東海心靈深處種下了紅色基因。1938年,李東海的爺爺犧牲在抗日戰(zhàn)場上;1947年,李東海的父親帶領民兵支援陳賡指揮的西平縣祝王寨·金剛寺戰(zhàn)役,1948年又去支援淮海戰(zhàn)役。
1968年,18歲的李東海參軍入伍,在北京衛(wèi)戍區(qū)張思德連服兵役15年。在為郭沫若做警衛(wèi)員期間,受身邊文化氛圍的熏陶,一顆收藏的種子在李東海年輕的心中悄然發(fā)芽。
那時,李東海每月工資6元,通常2元用于日常開銷,剩余的4元都用于購買書籍和收藏品上。在部隊時,他也會有意識地收集被廢棄的擺件、書籍。
服役15年,李東海收集的物件重達兩三噸,把宿舍的三張床下全塞滿了。復員后,李東海先后在西平縣委組織部、老干部局等單位工作。
“今天的生活,就是明天的歷史。”2009年9月,李東海在北京參觀展覽時,看到了《復興之路》這本書并深受啟發(fā)。
“為什么我不自己辦一個博物館?”
當月,李東海返回西平縣籌備此事。西平縣老干部局為了支持李東海,給他提供了一間500多平方米的房間。同年10月,復興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但隨著收集的文物越來越多,聞名而來參觀的群眾絡繹不絕,500平方米的房間已難以滿足博物館的發(fā)展。于是,2016年,李東海靠省吃儉用攢下的積蓄以及親朋好友的幫助,在自家老房子的基礎上改建成眼下5層1500平方米的新館。
新館中,李東海設計了紅色記憶、農耕文明、古代藝術三大主題展覽。場館展品時間跨度從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至今,介紹了一部中國近現(xiàn)代革命史,展覽特別突出十大欄目:黨的建立、北伐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社會主義建設、兩彈一星、改革開放、抗疫斗爭以及西平本地紅色文化。
“如果沒有老首長、老戰(zhàn)友的幫助,僅靠我自己,哪來這么多‘鎮(zhèn)館之寶’呢?”回憶過往,李東海輕輕抬起手遮住了雙眼。緩了一會,他繼續(xù)說道,“譬如一樓大廳里那架馬車,那就是老部隊傳承給我的。”
原來,在籌建新館過程中,李東?;氐嚼喜筷牐蛟浀氖组L匯報了自己辦紅色博物館的想法。這些老兵聽聞之后,不僅肯定了李東海的做法,而且非常支持。他們紛紛拿出自己收集幾十年的歷史資料,甚至還把他們離休后在延安尋找到的毛主席轉戰(zhàn)陜北乘坐的馬車送給了李東海。
早在十幾年前,曾有商人出資五十萬元購買這輛馬車。面對巨資,這些老軍人不為所動。他們說:“你們商人以營利為目的,這馬車到你們手中,很快就會轉手賣給他人。所以我要把它傳給我的老部隊、老戰(zhàn)友,因為他們對黨和人民忠誠,馬車傳給他們我放心,也更有意義。”
為了把馬車從北京拉回到西平,李東?;似咔г土艘惠v卡車。經過兩天兩夜的長途奔波,馬車終于拉到博物館,隨即被擺放在一樓大廳,讓每一位參觀者一進門就能看到。
收集之困 除了戰(zhàn)友的捐贈,博物館內更多的藏品是李東海東奔西跑,走遍全國二十多個省市收集來的。
2002年,52歲的李東海退居二線,開始到全國各地收集紅色文物藏品。
蒸一屜白面饅頭,煮兩三個雞蛋,用800毫升的保溫杯裝上一壺熱茶,這些是李東海每趟出門“尋寶”前的必備物品。
李東海出門以普通列車為主,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如新疆,單程就要坐上三天三夜的火車。每次出門前,李東海都會計算好需要備好的干糧,一天三頓飯三個饅頭,出門前得準備十幾個饅頭。
火車到站后,李東海就直奔公交車站,先到郊區(qū),然后住進每晚幾十元不等的旅店。
李東海笑著說:“像這樣的一趟旅程,僅飯錢就能節(jié)省下幾十元,說不定就能多買一個舊紀念章、一張舊土地證或者一本舊書。”
有一次,李東海去內蒙古包頭收集紅色文物,住的房間一晚只花三元錢。“那時候農村有些簡陋的旅店,叫大車店。一間屋子的地上鋪上稻草麥秸,沒有被子沒有褥子,睡覺就靠著墻迷糊一晚上,一間屋子能住二三十人。大車店里提供熱茶,五分錢一杯。吃飯就花五分錢買杯熱茶,然后把饅頭掰開泡進茶里,沒有筷子就撅兩根樹枝扒著吃。”李東海說。
在復興博物館二樓展示柜內有一張抗日根據(jù)地的土地證,對于李東海來說,雖然不是最珍貴的,卻是他記憶最深刻的。
2010年,李東海接到山東戰(zhàn)友的電話,說是一戶人家有一張當年抗日戰(zhàn)爭時期晉冀魯豫邊區(qū)政府簽發(fā)的土地證。接到通知后,李東海立即乘車趕往濟南,在老戰(zhàn)友的帶領下,來到了擁有土地證的主人家。說明來意后,李東海遭到了拒絕。
“人家說家里好不容易才保留了兩張,想當作歷史的見證一直留傳下去。”李東海輕撫著玻璃展柜回憶道,“于是,我便在那住下了。先是請人吃飯交流感情,然后陪著人家逛公園,跟人家介紹自己辦博物館的初衷。”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整整軟磨硬泡一周后,李東海終于如愿以償獲得了一張土地證。
“為什么要如此執(zhí)著一張土地證呢?”記者問道。
“一張土地證見證了共產黨建立革命根據(jù)地,向貧苦農民分土地的歷史,人民有糧吃、有衣穿,生活得到了改善,才心甘情愿跟著共產黨打日寇,建立新中國。”李東海凝視著展柜里的土地證斬釘截鐵道。
帶著來之不易的土地證,李東海喜氣洋洋地踏上了歸途,不曾想半路“翻了車”——身上僅剩的300元錢在火車上被人偷走了。整整一天,李東海粒米未進。“餓得實在受不了,就打點開水喝。”等到西平縣火車站,已是夜晚十一點多,身無分文的李東海望著夜空欲哭無淚。
最終,饑腸轆轆的李東海走走歇歇,徒步一個多小時,凌晨一點多才進了家門。那一晚,妻子楊玉蓮給李東海做了一碗面條,打了倆雞蛋。“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覺得香呢,從來沒想到面條是那么美味!”李東海低著頭整理衣角道。
作為部隊轉業(yè)人員,李東海不怕吃苦。但“干了多年機關工作,有時候還比較愛面子”,當著眾人面兒啃涼饅頭成了這個老人心里難過的一道坎兒,“當時也怕人家笑話”。
“每次在外啃饅頭時,我都是縮在街邊墻壁的一角,使勁把大草帽檐兒壓下,遮住半張臉,再用挎包遮住剩下的半張臉。配著茶咽得快,三下五除二就能吃完一個饅頭。”說著,李東??焖偬植潦米约貉劢?,但泛紅的眼圈還是格外醒目。“但是轉念一想日漸充盈的收藏品,頓時又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人生的每一段旅程,不會只有心酸相隨。在東奔西跑、南來北往的旅途中,不時有善意溫暖著李東海心間。
2010年,北京的老戰(zhàn)友捐贈給李東海200多斤書籍、雜志和報紙等。李東海舍不得辦理托運或郵寄,便自己跑到超市買了一輛小推車,拉著200多斤資料便上了火車。
火車乘務員看到小山一樣的物品,便要求李東海辦理托運。于是不舍得花錢的李東海把自己辦博物館的事講述一番,乘務員被其打動,特意找了一個角落讓李東海安置資料。“像這樣的溫暖,我在旅途中遇到過很多,也正是有這些人的幫助,才讓我堅持到今天。”李東海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西平縣復興博物館的名聲越來越大,盛名之下,越來越多的人自發(fā)地為傳承紅色文化添磚加瓦。
2021年1月9日,一場規(guī)模不大但十分莊嚴的捐贈儀式在復興博物館進行。一張八仙桌、一張小床、一把太師椅……經過歲月的洗禮,幾件木制品早已布滿斑駁的痕跡。這些物品是抗日老干部劉宗宇家屬捐贈的劉少奇、李先念在劉家辦公時的居住用品。李東海專門找出來一個房間擺放這些物品,并盡可能地還原當年的情形。
“劉少奇住在劉宗宇家,臨走前執(zhí)意給劉宗宇留下五元錢,并說‘黨有紀律,再說你們也不容易啊’。”李東海一邊輕輕擦拭長書案一邊講述著當年的故事,“‘一針一線’看似小事,實則關乎大節(jié)。通過黨的故事,我想讓更多人來感受、來弘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者,通過它可以看到歷史和未來。在復興博物館里,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一張褶皺且泛黃的紙質布告,那是1937年陜甘寧邊區(qū)高等法院對革命干部黃克功因逼婚未遂槍殺陜北公學女學員劉茜的判決布告;
一幅鐫刻著特殊歷史時刻的拓片,上面“受降亭”三個大字遒勁有力,那是漯河民眾為銘記1945年9月侵華日軍2971部隊在漯河投降而刻的碑;
一幅四平方米大小的中國地圖,那是5600多枚毛主席像章和軍功章擺放而成的,每一枚都有著時代的痕跡;
……
知所從來,方明所去。
李東海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自有其收獲。一位名為“陳垣孜”的大學生在留言簿上寫道:“參觀完西平縣復興博物館后,感觸很深。歷史如今真實地擺列在面前,感嘆于老一輩革命先烈的艱苦生活,感動于先輩們艱苦卓絕、頑強奮斗、不怕犧牲的紅色精神……我會以緬懷先烈、勿忘歷史、頑強奮斗、不斷開拓進取的態(tài)度去開啟我的大學生活,并將把這種精神貫徹我的一生。”
“哪怕有一人來參觀了,也是值得的”
“其實一開始我是不同意他建博物館的,退休了養(yǎng)養(yǎng)花、種種草、享享清福多好,非要全國各地到處跑。再說建博物館這樣的大事那應該是國家、是政府的事,咱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提起李東海興辦博物館的想法,愛人楊玉蓮開始并不支持。
“但是他愛好收藏,出身革命家庭又在部隊接受多年教育,我和兒子的反對根本聽不進去。他還反過來教育我們,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是黨的一份子,黨發(fā)揮作用是靠每一位黨員從自身做起、從當下做起。每個人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全黨才能凝聚成強大的力量、才能辦大事。如果每一位黨員都想著依靠組織,那么就凝聚不成力量,形成不了戰(zhàn)斗力。”楊玉蓮笑著扭頭瞅了一眼老伴說。
見勸阻無效,楊玉蓮只能默默支持,照顧好家中老人和孩子,然后為愛人的每一次外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眼看愛人博物館的事業(yè)越來越紅火,楊玉蓮欣喜之余不免也有遺憾。作為西平縣衛(wèi)校曾經的婦產科主治醫(yī)師,楊玉蓮退休后就沒見過自己的工資卡。
“我的工資卡一直都是他拿著,我現(xiàn)在都不知道自己每個月發(fā)多少錢。除了日常的吃穿用度,他幾乎把家里的積蓄全部投進博物館建設和文物收藏上了。”楊玉蓮略微停頓,白了一眼老伴,接著說道,“你可以到我們房間看看,很多家具還是我們結婚時購置的呢。床、衣柜、櫥柜、小飯桌、面缸、案板甚至我們炒菜用的鍋,都是幾十年前的。”
聽到愛人的話語,李東海趕忙在一旁解釋:“自己吃的、用的東西簡單點,省下來的錢多收藏一件文物,那不是更有意義?”
對自己苛刻,對群眾卻十分大方。自2009年對外開放起,復興博物館一直免費向公眾開放。十三年來,博物館已免費接待觀眾13萬人次,而李東海也義務講解了7000多場次。
“‘為人民服務’是每一位從張思德連走出來的戰(zhàn)士的信仰。”李東海端坐在木制沙發(fā)上,眉頭微皺回憶道,“‘做忠于黨、忠于毛主席的張思德式警衛(wèi)戰(zhàn)士’是我們新兵入營的第一課;下連分到執(zhí)勤點后,錢學森受邀給官兵們上課,講道:‘你們是張思德的部隊,就要以張思德為榜樣,學習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我們在部隊接受‘為人民服務’的教育,離開部隊更要踐行這一信仰。”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現(xiàn)在復興博物館已成為豫南地區(qū)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的“網(wǎng)紅”打卡地。
“有一天,西平縣文成中學組織學生參觀復興博物館,一天來了2000多名學生。當天我安排了6名講解員,一天下來,說得大家嗓子都冒煙了。”李東海說完,便端起茶杯喝了幾大口。
“即使只有一個人來參觀,我也會好好地為他講解一番。有一次下雨天,突然一人推門而入。原來是一位臨時避雨的群眾,看到博物館的牌子便走了進來,想了解一下博物館。聽完我便帶著他詳細參觀了一遍。”李東海說,“以史鑒今,傳史育人。哪怕只有一人來參觀了,就會多一人傳承紅色文化,也是值得的。”
2020年,復興博物館被授予“河南省終身學習品牌”,成為省、市、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鄭州大學、黃淮學院等十幾所大學將這里列為“學生實踐基地”,而李東海本人被中央政法委評選為“全國平安衛(wèi)士”。
擇一事終一生,不為繁華易匠心??粗輧攘宅槤M目的文物,滿頭銀發(fā)的李東海眼含笑意說,人們的幸福有兩種:一種是物質享受,另一種是精神享受。“雖然面臨著很多困難,但我已經很滿足了。如今,只要每天有人來參觀,聽我講述紅色文化,我就會覺得很幸福。”
版權聲明: 該文章出處來源非本站,目的在于傳播,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lián)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站無關;凡本文章所發(fā)布的圖片、視頻等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與研究,如果侵權,請?zhí)峁┌鏅嘧C明,以便盡快刪除。